2011年1月16日 星期日

頸椎病簡單療法

傳統中醫對頸椎病辨證分型論治,可以提高療效,縮短療程,減輕患者的痛苦。通常中醫將頸椎病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氣血兩虛夾淤型常見於椎動脈型頸椎病。主要表現為: 頭昏 ,眩暈,視物模糊或眼睛疼痛, 頸部酸痛 ,身軟 乏力 ,有時也感到雙肩疼痛。 舌淡紅或舌淡胖邊緣有齒痕。 苔薄白而潤,脈沉細無力。 治療時以益氣養血、活血通絡、醒腦寧神為主。

寒濕阻絡型常見於頸椎病頸型和神經根型。主要表現為:頭痛或後 枕部疼痛 ,頸部感到僵硬,無法順暢地轉頭,一側或兩側肩臂及手指感到酸 脹痛 麻;或頭疼牽涉至上背痛 ,肌膚冷濕, 畏寒 喜熱,頸椎旁可觸及 軟組織腫脹 結節 。 舌淡紅,苔薄白,脈細弦。 治療時以祛寒除濕、溫經活血、通絡止痛為主。

氣陰兩虛夾淤型常見於椎動脈型和交感神經型頸椎病。主要表現為:經常眩暈,嚴重的一日數十次,即使臥床也視物旋轉,伴有噁心、 嘔吐 ,身軟乏力,行走不穩,或煩躁易怒, 心悸 氣短 ,咽乾 口苦 , 失眠 多夢 等。舌紅、苔薄白或微黃而乾,或舌面光剝無苔,脈沉細而數,或弦數。 治療時以益氣養陰、調和氣血、安神醒腦為主。

拯救頸椎,捍衛生命支柱
對於一切疾病,預防更勝於治療,如果我們未雨綢繆,做好預防,不給疾病發作的機會,那我們的身體機器自然也就會保持正常運轉了。下面的幾個小方法,就可以幫助辦公室一族們預防頸椎疾病的騷擾。

保證良好的坐姿,是預防頸椎病的前提,你可以調整坐椅的高度使其符合自己的身高和視線距離。要勞逸結合,不要在頸部過於勞累的狀態下還繼續工作、上網等,坐著的時間不要過長,一般1個小時,就要起身活動一下或者更換姿勢;如果眼睛也感到了疲勞,建議做眼保健操等眼部按摩,因為眼睛勞累也會導致頸部勞累的。 在辦公室裡也可以經常做一些頭部小動作,如頸部前屈、後伸或向左右傾斜,還可以向側後方做回頭望月式的旋轉,或用頭寫米字和畫圈。

睡覺的睡姿也很重要,要糾正不當的睡姿,選用高低合適的枕頭。枕頭最好為10厘米左右的硬枕,能對頭部起到良好的支撐作用,充分放鬆頸肌。

平時要加強鍛煉,提高身體素質。防止頸部受風受寒,防止頸椎的損傷,運動時要做好運動前的準備活動。

另外,積極治療頸部的外傷、感染、結核、淋巴結炎和椎間盤炎等疾病,也是預防頸椎病的重要一環。

運動療法
◆取立位,兩手叉腰。 頭部向左轉動,動作要緩慢,達到最大限度時停頓片刻,同樣的方法向右轉動,以牽拉粘連攣縮之肌肉、韌帶及關節囊,左右各重複8~12次。

◆取立位,兩手交叉、翻掌手心向上,盡量上舉,同時頭部後仰,眼睛注視兩手背。

◆取立位,兩肩放鬆下垂。頸部盡量上伸拉長頸部並持續片刻,放鬆後再重複8~12次。

◆取立位,頭向右側傾斜並向左旋轉,目視上方;然後頭向左側傾斜並向右旋轉,再目視上方。 左右各重複8~12次。

◆取立位,兩手交叉置頭後枕部,頭頸用力向後伸時,兩手用力阻止其後伸,互相對抗持續片刻,放鬆後再用力。重複6~10次。

按摩療法
如果你的頸椎已經出了問題,下面給出了幾個治療頸椎的按摩療法,可以結合自己的情況,在家裡配合治療。

◆用大拇指先按壓大椎穴,然後再輕輕按揉。

取大椎穴時把手放在頸後,低頭時位於最高隆起處骨頭的下方凹陷處,即為大椎穴。

◆用雙手指腹部在風池穴點按l2分鐘。

風池穴位於頸部,在兩條大筋外緣的陷窩中,即髮際的凹陷處,與耳垂齊平。

◆用拇指指腹揉按小指掌指關節後的赤白肉際,這裡是手部肩關節反射區。揉按手部的肩關節反射區,能改善肩關節周圍的血液循環,起到行氣活血止痛的作用。

飲食療法
◆薏米赤豆湯:將薏米和赤豆各50、山藥15、去皮的梨200洗淨,加適量水,用大火煮沸後改小火煮至米豆爛熟,加適量冰糖即可。

◆木瓜陳皮粥:木瓜切小塊,與10的陳皮、10絲瓜絡用水煎,去渣取汁,加入切碎的10川貝母和粳米50熬煮至米黏稠,加適量冰糖即成。

◆葛根五加粥:葛根50切碎,15刺五加先煎取汁與薏米仁、粳米各50一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水。 大火煮沸,改文火熬成粥,可加適量冰糖。

健康小貼士
頸椎病患者的飲食應該合理搭配,不可單一偏食。以富含鈣、蛋白質、維生素B、 維生素C 和 維生素E 的飲食為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