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公司 賣家要把追求價廉物美改為追求物有所值
在買家追求經久耐用的時候,賣家追求的當然是價廉物美,這是最為門當戶對的,既物美又價廉是何等的符合節儉原則!迄今為止,中國產品在海外獲得的名聲大多如此,結果,市場滲透程度很高,資源使用不少,但贏利寥寥無幾,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也不能不說,在現有基礎上爭取創造獲利相對較高的精品應該成為我國企業下一步的奮鬥目標。
在印刷行業,情況同樣如此。我們是世界第三印刷大國,但無論是人均勞動生產率還是在單體印刷企業產能、新品研發能力、印刷的工藝手段運用,我們與發達國家都還存在不小的差距,我們還是處於利用相對低廉的勞動力為他人做嫁衣裳的階段。
產品的設計者從傳統的追求價廉物美轉變為追求物有所值同樣是一種觀念上的革命,這才與我們進入小康社會後的生活水平相匹配。不同的收入檔次、不同的消費理念、不同的年齡結構,他們對產品有著不同的需求。 正因為此,一家汽車生產商會推出多種品牌的汽車,即使是一個品牌的汽車也會推出各不相同的配置 包裝盒。
必須指出的是,以前我們追求價廉物美,也僅是指在價格可能承受範圍內的物美,而絕不可能是超越成本範圍的價廉,因為沒有一家企業不是為了贏利而生存。
強調向物有所值的方向看齊,是因為在世間只有更好而沒有最好。產品的價格總是與價值相對應的,好的東西總有其相對高一點的成本,關鍵在於價格與產品自身的價值合拍。 逐漸走向富裕的中國國民理應根據自己的喜好與承受能力去挑選鍾愛的商品。
今年1月,在上海出現了觀看IMAX電影——《阿凡達》一票難求的局面,雖然票價高達每張150元,是筆不算太小的開支,雖然排隊購票要繞電影院數圈,頗為費神費力,但有能力消費、又渴望接受最前沿電影藝術的市民樂意為此化錢費力。這就是觀念轉變的結果,也是人民生活穩步提高有了新的需求的表現。
就印刷領域而言。 在消費者的承受能力增強以後,我們應該多發展精品,充分展示印刷的還原能力;應該通過包裝 印刷把產品介紹得更為淋漓盡致。 套用中國舉辦世博的宣傳用語,那就是:印刷,讓生活更美好 貼紙印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